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大同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最奇妙、最神秘的古建筑之一。
悬空寺因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而得名。因此,“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是对悬空寺最写实的概括了。
在太行山脉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就远远看见悬挂在西侧翠屏峰千仞峭壁间的悬空寺,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就像凸在绝壁上的一幅浮雕,丹楼朱阁,玲珑精致,凌空危挂,气势壮观。
在悬空寺下面的金龙峡谷底,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镌刻着“壮观”二字,字体端庄遒劲,竟然是诗仙李白的墨宝。据导游介绍,这是在公元735年,李白云游恒山,夜宿悬空寺,为其壮观所惊谔,吟成《夜宿山寺》五绝一首,并挥笔题词“壮观”,耐人寻味的“壮”字笔划还多加了一点,有人说是李白喝高了酒的醉书,有人说李白的用意是赞叹悬空寺比任何胜景都还要壮观一点。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的悬空寺,原名玄空寺,意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面积152.5平方米,建筑有单层双层也有三层,有山门有钟楼也有大殿,大大小小共41间,由南向北、由低向高一字儿排开,横向悬亘在赭黄色的崖壁凹腰间。
沿着崖边的石径,走进千年古刹悬空寺,攀上窄窄的陡梯,穿过狭窄的栈道,跻身窄小的殿宇,瞻仰着这饱受千年沧桑的古老而奇特的建筑。
悬空寺的设计者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凹凸状态,审形度势,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演化在立体的空间中。环顾整座寺院,真可谓“半壁楼殿半壁窟”,楼中有穴,窟中有楼,高低相错,曲折回环,半嵌于山崖之中,半悬于河谷上空。而托起楼阁和栈道的是从山崖石洞中伸展出来的27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横梁。横梁下面竖着30根碗口粗的立木,长度不一,最长的约十几米,分成三组,支撑着两个楼阁和栈道。远远望去,立木如细细的马尾。有人形容:“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乍听似乎说悬空寺是依靠三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其实不然。根据悬空寺史料记载,当初建造时并没有立木,后来增加了立木,但不起支撑作用,只是让游人增加安全感。
悬空寺是一座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其“奇、悬、巧”的建筑特色堪称中华之最、世界一绝,海内外游客慕其盛名纷至沓来。现在文物专家特别担心悬空寺能否经得起每天3000余游客的登踏。导游庆贺我们:走进悬空寺,目睹三教殿,是一种幸运。也许,为了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悬空寺将会封闭,那时,游人只能隔河遥望这千年古迹了。
编辑:云小蝉
云蝉分享——风景圣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