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0年8月25日)上午十点,“传习经典 融古慧今——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河南·2020)”启动仪式在中国嵩山少林寺举行。通过“晒国宝”“晒珍藏”“晒技艺”三大部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让陈列在黄河流域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康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管理组组长洪琰、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河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赵丽、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调研员程建立、登封市宗教局党组书记卢青以及河南民间古籍保护协会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管理组组长洪琰致辞
开幕式上,洪琰讲到,从今年“七夕”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晒书习俗与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使命相结合,把晒书的概念和传统赋予其展示、阅读、推广的概念,促进传世经典的活化和保护,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康洁致辞
康洁在开幕式讲话中谈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致辞
少林寺得益于黄河文化的滋养,一直致力于思想与文化的创新及发展,“融古慧今”的努力一直不曾间断。永信方丈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们的祖师以超凡的勇气与智慧,创造了熠熠生辉的禅宗经典,传承着品质独特的少林功夫。今天大家所在的碑廊,保存着少林寺一百余通历代碑刻,是少林寺历史的最好见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化与记忆的传承,有赖于像诸位这样对传统文化及相关技艺充满关怀、戮力担当的有识之士。在国家图书馆以及河南省文旅厅、河南省图书馆的带领与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中国嵩山少林寺、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南阳市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武陟县图书馆、唐河县图书馆、卫辉市图书馆、卫辉市博物馆、河南省民间古籍保护协会10家单位协办。
本次活动围绕“弘扬黄河文化·石刻与传拓”主题,结合古籍保护和河南地方文化,分为“晒国宝”“晒珍藏”“晒技艺”三大部分。其中,“晒国宝——珍贵碑刻展”这一部分,展示和讲解少林寺碑廊里保存的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少林寺碑廊共计有碑刻125通。其中有王知敬写的大唐天台御制诗书碑,明代的释迦双迹灵相图,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刻石,清代吴道子的观音画像碑等等,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晒珍藏——珍贵拓片展”这一部分的参展单位有11家,展出珍贵的拓片(拓本)计86件(册)。其中,少林寺展出《颜鲁公家庙碑》清拓片(原碑立于北宋,现藏于西安碑林),《李北海少林寺戒坛铭》清拓片(拓片为清潘介祉所藏,“慎易主人”于光绪年间购于沪上),《唐嵩岳少林寺碑》清拓片(原碑现存少林寺钟楼下,拓片为清张昧松手订),《五百罗汉象》(全)(原石镌于清光绪年间,衡山祝圣寺至宝,毁于文革,现存不及半)等五件作品。“晒技艺——石碑传拓体验活动”这一部分,由河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和高浮雕传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仁清老师现场演示与讲解,参观者近距离地接触传拓技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责编:法喜